
實驗教育三法通過,全台各地實驗教育機構、自學團體如雨後春筍出現,桃園市教育局統計,桃園近五年自學人數成長三倍,自學團體、機構也從一家成長到十三家,愈來愈多家長與孩子願意跳脫傳統,規畫自學適性發展。
教育局科長鄭凱仁指出,103年申請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者235人,今年已有785人申請,增加逾2倍。
桃園市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審議委員會主席張田聰表示,最典型申請實驗教育學生包括有學生學習速度快,和同儕出現差異,如單科表現格外優異;也有家長考量讓孩子依興趣加深加廣學習而申請自學;或孩子在某方面有天賦,但不擅於和人群互動;另有肢體不便學生,家庭可全時照護。
自學生增加,坊間的開課需求也大增。桃園市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審議委員黃鈴諭說,自學界有各種領域課程,學生家長在挑選課程時,須先了解各團體理念,費用有高有低,一學期合計8到15萬,比較課後、假日參加補習班的學費,自學費用並沒有高很多。
為提供自學生更多資源,桃園市教育局兩年前開辦「桃園市自主學習3.0實驗室」,招收設籍桃園各年齡自學生,以小班制混齡教學為主,邀集18名專業師資開設科學應用、創客、藝文等自主學習探究型課程,學習科學實作、無人機操作、科學機器人、電商新零售應用等。
自學3.0實驗室計畫主持人吳淑敏表示,自學生須提出選課動機、是否具相關專業知識、如何精進能力等計畫,並通過甄試才能選課。該實驗室也是台灣首創由公部門提供自學生多元選課資源,也吸引新北、新竹、北市等地學生遷戶籍到桃園選課。
吳淑敏說,自學生學習動機強烈,一堂在大學有八堂的程式設計課,在3.0實驗室四堂就上完了,學生還能舉一反三,希望老師提高難度才刺激,讓任課教授驚豔。在數位媒體課上,自學生製作影片,從腳本、運鏡到剪輯技術,品質幾乎和大學生差不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