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國語日報刊登桃園市自主學習3.0實驗室經典專題講座
國中時李修齊因說話腔調像陸生,被同學欺負,而一頭栽入創作小說的世界,沒想到越寫越起勁,至今已出版二十四本書,成為國際暢銷書作家。這回「桃園市自主學習3.0實驗室」經典專題講座,邀請她來分享比戲劇更精彩的人生故事。
文/圖片提供/邱儷萍(「桃園市自主學習3.0實驗室」專案教師)
失意化為創作驅動力
「小女孩被學校的噴泉送到異世界,才發現自己是異世界中國王和皇后失散多年的女兒。」李修齊娓娓道來,校園生活不如意,使她幻想是小說人物,意外打開創作之門,就連英文雜誌的生字也用來編故事。她以學校老師的名字為靈感,寫了十五集五萬七千多字的校園奇幻故事。不但筆耕不綴,還找到美國出版社為自己出書。
別以為李修齊出書之路順遂,他回憶第一本書出版前,與出版社來來回回歷經十多次的修改,至今被退稿一百多次!為什麼不放棄?「寫作不是為了獲得成就,而是心靈的解放。」上學期間,每天花四到六小時,放假時,花八到十二小時;單純的興趣及動機,給她力量。“Stop, you’re not good at it.”“But if I stop, I’ll never be good.”講座簡報這樣寫。
李修齊認為,人有無限的可能。「翻看舊作,不禁一笑,換言之,心想當時如果放棄,或許看不見未來更好的自己。」
興趣結合學習成效高
講座進入次主題,李修齊問聽講的桃園國中學生:「你們平常怎麼學英文呢?」接著訴說學英文的經歷,「有一本很厚的書叫《英文文法的秘密》,帶給我極大的痛苦。」英文流暢的她,居然也有學習撞牆期!她鼓勵學生從感興趣的事物著手,例如唱歌、電玩、運動、電影,再利用網路論壇與外國玩家互動,增進學習效果,甚至透過軟體Chat GPT, Copilot, C. ai,與角色用英文談天,學習管道不限於看BBC或CNN。AI使學習更便利,從興趣出發,事半功倍。學生凝神靜聽,汲取過來人的寶貴經驗。
李修齊的人生其實布滿荊棘,但她對所愛勇於付出,無怨無悔。「當你對夢想的渴望大於對失敗的恐懼,就會成功。」最後李修齊把這句話送給在場學子,也再度說給自己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