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賺錢的目的是什麼?」講師問正值青春年華的桃園國中學生,「維持生活」、「享受生活」、「過得更舒適」,他們紛紛舉手搶答。「桃園市自主學習3.0實驗室」邀請「財經智慧教育推廣協會」王霞玲專任講師,陪伴學生探討金錢該如何規劃及運用,進而實踐自己的理想。

講師專業的說明,讓學生收穫很多。
◼︎有錢人跟你想得不一樣
詢問了幾個問題,和學生互動熱絡後,王講師開始切入主題,先從「錢」這個字的本意說起:錢是古代的農器,代表賺錢,一定要付出勞力,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。「而有錢人跟你的差距又是什麼?」王講師接著說,猶疑不定的人,只想到收入;百萬富翁,到達願望後就會喪失動機;億萬富豪,對財富以外的事,有強烈的使命感。
王講師並請同學回去上網查「有錢人」三個字,出現的會是設定目標、有毅力去完成、不放棄的態度,反而不是教你怎麼買股票賺錢。是不是顛覆你的想像?有錢人,真得跟你想得不一樣。

講師訴說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。

學生們踴躍發言,說出自己看法。
◼︎學校可以幫助你找到熱情和天賦
有錢人如何設定目標?其實在學校,就可以幫助你找到自己的熱情和天賦。王講師問:「什麼是天賦?」學生說:「學習的時間可以比較少的就是你的天賦。」王講師又問:「打遊戲算不算熱情?」學生說:「當然算!」王講師繼續問:「打遊戲需要什麼?」講到喜歡的,學生話匣子也開了:「需要會英文」、「需要有體力」、「需要會抗壓」。王講師說:「沒錯,這些都可以在學校學到。」

學生們話匣子開了,反應熱絡。
一間星巴克咖啡店,有音樂、有管理學、有行銷策略、有logo設計、有人際服務⋯,這些也都可以在學校學到。你喜歡哪一科呢?學校就是一個提供很多方向,可以去探索自己興趣及天賦的場域,每一種學習,都是拓展同學們更多選擇的機會。

學校是可以探索興趣和天賦的地方。
◼︎財物規劃四步驟
學校協助找到天賦及熱情,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賺了錢後,接下來就是要理財,而國中學生還沒工作,面對想要購買的東西,也可以運用財物規劃達成目標。王講師特別提醒,理財,一定要謹守「先存錢再花錢」及「花費要少於支出」兩大原則。
步驟一,要設立目標:以一年後要買一支10000元的手機為例,換算下來,一星期要設定大約存200元的目標。
步驟二,要編列預算:錢有多少,就要編列一定的比例。如屬於需要的物品占總收入的50%,屬於想要的物品占20%,儲蓄占30%。購買手機一星期須存200元,也要編入預算中。
步驟三,要計劃及執行:若一星期有零用錢500元,扣掉要存200元買手機,花費上就不能超過300元。而養成記帳的習慣,可以讓編列的預算有效執行。
王講師好奇地問:「如何讓自己不要亂花錢?」學生說:「出門不要帶錢。」、「不要吃早餐。」逗趣的回答,讓大家笑了出來。王講師繼續說:其實還有一種方法協助大家避免衝動性消費,就是「紅包理財法」——每一項需要的支出,都放在紅包袋理,如100元買早餐,紅包袋就放100元的早餐錢,等於是專款專用之意。

花錢是種選擇,紅包理財法有助錢不亂花。
步驟四,要定期檢討和修正:若收入有增減,或計劃有改變,也要對自己編列的預算做適時的檢討及修正,這樣才是切合自己的財物規劃。

學生們仔細聆聽理財步驟。

自主學習學生及家長也來聆聽,勤做筆記很認真喔。
◼︎回顧卡債風暴
王講師說了一個2005年的例子,當時銀行為了推業務一直發卡,沒有理財規劃的人一直消費,導致最後付不出卡費,銀行錢收不回來,呆帳一堆也影響到國家財政。
王講師警惕大家:信用卡性質是先買再付,若加上我們沒有做預算規劃,又沒有遵守上述「先存錢再花錢」及「花費要少於支出」兩大原則,就是導致變成卡奴,一生背債。

學生仔細聆聽當年的卡債風暴。
演講到了尾聲,王講師做了總結:大家都知道IQ(Intelligence Quotient)智商,也熟悉EQ(Emotion Quotient,情緒商數),但是現代人更需要FQ(Financial Quotient)財務智商,FQ可以提升生活品質、讓自己辛苦賺來的錢發揮最大價值等好處。透過各個面向解說,王講師讓學生瞭解花錢這檔事,可以有更完善的規劃及更聰明的選擇,進而實踐自己的理想。

花錢是一種選擇,可以有更聰明的方式。

演講完還有奬品喔。

財經智慧,我們收穫很多都明瞭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