埤塘的秘密:桃園怎麼這麼「會存水」?
「你們知道桃園為什麼有這麼多埤塘嗎?」探究性課程《來點兒科學》授課教師陳錦雪,才踏上遊覽車,就立刻丟出這一題。
原來桃園是台地,沒有大河灌溉,早期居民只好「自己挖水庫」,靠一口口埤塘收集雨水。城市裡看似普通的水池,其實是上一代人的智慧結晶。陳老師瞬間把孩子們的好奇心全點亮了,冒險旅程正式開始!

由陳錦雪老師率領,冒險旅程開始囉。
白鷺鷥正名運動:小白鷺不是「小隻版」大白鷺
來到了埤塘,一隻全身白亮的大鳥,低空翱翔登場。
「白鷺鷥!」孩子大喊。
陳老師立刻補充:「穿黑襪、黃腳趾──這是小白鷺。小白鷺長大不會變成大白鷺,就像王小明長大不會變成王大明。」
孩子們笑到彎腰,也記住了第一個生態知識。

穿黑襪黃腳趾,是小白鷺喔。
樹木時尚伸展台:植物界的超模走秀
我們繼續沿著埤塘邊走,樹木一棵棵被陳老師點名登台。
柳樹:家具界沉穩的硬漢
孩子摸著樹幹的裂縫問:「老師,這是被雷打到嗎?」
「沒有啦,它是柳樹,喜水、木質硬,很適合做家具。」
孩子秒懂:原來靠水氣長大的柳樹,是桌椅界的「最佳男主角」。

小朋友觸摸觀察,好好來認識一下柳樹。

柳樹喜有水氣的地方,是家具界的最佳男主角。
美人樹:花很甜美、樹幹滿是刺
「美人樹的樹幹為什麼長滿刺?」
「怕果實被吃掉啊!」孩子搶答。
是的,這是保護機制,而且嫩葉不是綠的,是紅褐色,光合作用後才會轉綠──美人樹成功顛覆大家的葉子刻板印象。

美人樹的花色粉嫩,果然是美人胚子。

大家抬頭看嫩葉是什麼顏色。

嫩葉是紅褐色的,顛覆了大家的印象。

美人樹樹幹有尖刺,是保護機制。
蒲葵樹:不是檳榔!是蓑衣材料師
葉子巨大,還可以編成古早的蓑衣。孩子靠近聞種子:「好濃的青草味!」
苙祥眼尖說:「老師,那是什麼?」
原來是葉背藏著蜂巢「築巢在背面,是因為不容易被風吹雨淋」陳老師說。

蒲葵樹是棕櫚科,葉子很大片。

老師剝開果實,有濃濃的青草味。

苙祥眼尖,看到了葉背上的蜂巢。

蜜蜂很聰明,築巢在葉背,防風又較不會淋到雨。
珊瑚刺桐:花界的樂高積木
陳老師現場拆解珊瑚刺桐花:這是旗瓣、這是翼瓣、這是龍骨瓣。誰可以組回原狀?
昱澔在眾目睽睽下居然把花變回來了,瞬間得意到不行。
這簡直是植物界的樂高積木!

陳老師在拆解珊瑚刺桐花,小朋友凝神緊盯。

昱澔太厲害,居然組裝回來啦。
大葉山欖:會漂流的種子
老師,這種子好像巧克力喔!
陳老師笑著孩子滿腦想著食物,搖了搖種子:「叩叩叩──中空的,所以可以漂在水面,是很好的傳播方式喔。」
老師把種子丟入埤塘,孩子們也撿起種子試漂。
一位孩子拿著一坨褐色物問:「老師這是種子嗎?」
「那是檳榔渣啦!快去洗手!」
全場大爆笑。

大葉山欖的種子可漂在水面上有利傳播。

孩子們看著種子漂啊漂,原來也可以利用這種方式傳播繁衍。
不速之客:藍寶石與琵琶鼠的入侵警訊
介紹了一輪的樹種,埤塘邊老伯伯在釣魚,水桶裡亮晶晶的魚吸引全部孩子靠過去。
「這是被棄養的藍寶石。」伯伯說。
陳老師補充:「牠很漂亮,沒有天敵,會吃掉其他魚。琵琶鼠也是被亂丟的麻煩製造者。」
話才說完,伯伯真的又釣起一隻琵琶鼠。孩子一邊驚呼、一邊心疼生態。

觀賞魚藍寶石鱗片漂亮,但是卻會破壞生態。

一隻琵琶鼠真被伯伯釣上來了。

大家好奇觀察,心裡也暗自心疼環境的破壞。
生物們的生活智慧:每一種都超會「生存」
閃亮蛾姑娘
似乎是這裡的生物都知道我們來了,搶著要給陳老師介紹,這位羽翅亮彩的蛾姑娘,已在陳老師手中。黑色外翅帶著藍光,鱗片還有防水功能。孩子們近距離欣賞大自然的設計。

蛾屬鱗翅目,翅膀色彩斑斕有防水功能。
扶桑花的「避免近親」策略
再來我們看看校園常見的植物「扶桑」,陳老師指著花朵詢問:「它的䧳蕊比雄蕊還高耶,這怎麼授粉啊?」
「它是靠蝴蝶蜜蜂來幫忙,利用別株的雄蕊授粉,這就是優生學的概念,就好像法令規定近親不能通婚一樣。」孩子們瞬間懂了。

扶桑花的䧳蕊比雄蕊高,需靠蜜蜂或蝴蝶從它株授粉,具優生學概念。
竹子:真正的「一暝大一寸」
我們又走過一片竹林,陳老師拿起枯黃的竹葉說:「這個叫竹籜,被竹籜包覆著的,就是竹子的嫩芽,有保護植株的功能喔。」
接著說:「小朋友有沒有聽過搖籃曲?裡頭有一句歌詞『一暝大一寸』」。竹子更厲害,台灣紀錄一日長一百多公分。
孩子瞪大眼睛,彷彿看到竹子以光速竄高。

大家摸摸看竹籜,有保護嫩芽的功用喔。

竹籜裡的嫩芽。
仙丹花與大花咸豐草:會自己「排隊搶陽光」
仙丹花的葉子交錯角度;大花咸豐草的葉子四分五裂,原來是為了爭取更多陽光──植物界的無聲競爭,原來這麼精彩。

仙丹花的葉子上下層呈現九十度,為了吸收更多陽光。

大花咸豐草葉子分裂也是為了吸收更多陽光。
茄苳樹:健脾、吸灰塵,一樹多功
最後,我們來看看此埤塘命名的本尊——茄苳樹。陳老師問:「大家有沒有聽過發財車經過,土窯雞、茄苳雞的叫賣聲?」接著說:「所謂茄苳雞,就是把雞的內臟拿掉放入茄苳葉,孩子吃了有健脾的功效喔。」小朋友是不是肚子餓了啊?
「不只如此,茄苳樹也常做為行道樹,因為葉子大片可以吸收灰塵喔!」
孩子們手撫樹幹、眼仰其巍,原來茄苳樹不只高大還很偉大,除了當保健食材也當天然空氣清淨機。

茄苳樹葉具健脾功效也有吸塵效果。
最好的收穫:我們今天不是在散步,是在閱讀大自然
從埤塘的由來、白鷺鷥的身世、樹木的祕密、外來種的危機,到花葉竹子的生活智慧──看似普通的一片公園,在陳老師的帶領下,每樣生物都鮮活起來,像在搶著回答孩子的疑問。
這次的參訪,走的路不長,卻閱讀了大自然的百科全書。帶著滿口袋的發現,我們在茄苳埤塘,真的和大自然同脈動、共呼吸、跳了一場最完美的恰恰。

謝謝陳老師帶領我們上了一堂精彩的生態課。

走讀大自然,收穫滿行囊。
活動照片連結:https://reurl.cc/oK0a2M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