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的流行金句非「像極了愛情」莫屬,掀起網路社群平台爭相仿作。9日,桃園市自主學習3.0實驗室也搭上這波風潮,邀請慈濟大學生命科學學系陳俊堯老師,以「細菌愛情故事」為題,透過陳老師擅長的說書風格,將這些地球上為數龐大的「沒有大腦的簡單生物」,植入豐沛情感。本次經典專題講座選擇在圖書館內進行,讓報名參與講座的觀眾及桃園國中學子,度過充滿浪漫書香與科普涵養的下午。
「今天是2020年,9月9日,諧音就像是愛你愛你,久久….」桃園國中教務主任羅麗萍主任介紹講師前,特別提到日期上的巧合,竟然與演講主題相互契合,有趣的開場逗得在場觀眾呵呵大笑。
稱呼自己是「細菌人」的陳俊堯老師是專研微生物的專家,平時在大學課堂上是位學生敬畏的「嚴師」。但是潛心研究細菌20餘年,課後的志趣在廣說細菌,極力為這個惡名昭彰的反派角色平反,談起細菌八卦的陳老師就成為一名手舞足蹈的「天橋下說書人」。他希望讓更多人從周遭滿布細菌的世界,重新認識細菌。同時,陳老師的科普文章更是集結成冊,已出版多部作品。桃園國中圖書館館藏陳老師作品「值得認識的38個細菌好朋友」,陳老師也不吝在書上簽名,讓桃中師生備感榮耀。
陳老師推廣微生物的科普知識不遺餘力,其中將微生物「角色化」是他的專長,擬人化的過程便讓這些僅有千分之一釐米大小的生物躍然紙上。
「細菌都在過電影裡的生活。」
陳老師的講綱鋪陳也是充滿戲劇張力,特別吸引學生們的專注聆聽。
如果人類試著揣摩細菌的世界,一滴微不足道的雨滴或者一個瞬間光影的變化,對於細菌而言,可能就一個「炸彈」或是「極端氣候」的攻擊。從這個微觀角度來看,細菌的生活的確十分「有戲」。
至於細菌如何像極了愛情,陳老師有其獨門詮釋。細菌像戀人般會「一直在一起」,人體身上或是居住環境都會留下細菌,像極了愛情!從鬣狗的領域性及果蠅選配偶的氣味研究,影響形象或行為的氣味,也是細菌所造成的,像極了愛情!甚至從腎上腺素的分泌也可以發現細菌的作用,生物的喜怒哀樂也跟細菌有關,像極了愛情!
講座過程中,有觀眾問道「細菌是好的還是壞的?」陳老師並沒有直接給出一個對錯的答案,反倒是先從自然課的原核與真核生物談起,人類的出現遠遠晚於細菌,「應該是人類入侵細菌的世界,細菌的存在不是來消滅人類…」陳老師打趣地解說。除了講述之外,為了讓大家直接觀察的經驗,陳老師特地培養了幾個菌種,供與會人員透過顯微鏡直接觀察。不難讓人再次深刻體會到,陳老師致力消除普羅大眾對於細菌的刻板印象的努力。
2小時的科普愛情故事,一下子就過去了。桃園國中為遠道而來的貴賓送上在地名產,為講座劃下圓滿句點。